很多人都在追问,如何远离乳腺癌,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不要承受患上乳腺癌的风险。了解以下这些防癌的知识,对于你来说很重要。 说起乳房,那是女人的骄傲,但是再骄傲的事实如果贴上了癌症的标签,那么恐怕它也会成为你的噩梦。
长期受女性荷尔蒙刺激 较易得乳癌
最新的国内乳癌统计发现,每年新增乳癌病例近7000人,其中原位癌占660人,其他为侵袭癌。乳癌患者每年以7%的比例增加,位居台湾女性癌症发生率第一名、死亡率第四名。
哪些人会得乳癌?专家指出,“女性荷尔蒙”是最大关键之一,如果长期受到女性荷尔蒙,也就是雌激素的刺激,较易得乳癌。像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的病人,皆与女性荷尔蒙有关,而易再罹患乳癌。过去更年期妇女为了减缓不适,会补充女性荷尔蒙,结果发现长期使用,不但会刺激女性荷尔蒙,也会增加罹患乳癌的机率。
乳癌年轻化 爱吃高热量食物是推手
台湾乳癌患者约有一半是在停经前发生,而美国刚好相反,2/3都发生在停经后。长庚医院台北分院一般外科暨乳房外科主任、也是台湾乳房医学会理事长陈训彻说明,乳癌患者平均年龄应该会愈来愈老,台湾也有此趋势,但年轻族群罹患乳癌的机率仍比美国高。台湾乳癌患者中,小于40岁者约占15%,小于 50岁约占50%。
停经后变胖 乳癌机率增加1.5倍
大规模的实验报告发现,女性停经后只要增胖10%,罹患乳癌的机率上升1.5倍。原因在于肥胖导致高脂肪,使得很多雌激素累积在脂肪里。医师同时也劝告停经后的女性,饮食时要注意脂肪含量,少摄取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这类食物可能累积较多雌激素,进而提高乳癌发生率。
夜猫族作息不正常 罹癌机率高
坊间盛传,熬夜会增加乳癌风险。专家说,生活作息不正常、日夜颠倒,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提高罹患任何癌症的机率。以乳癌为例,研究发现,女性空服员因作息不正常,加上处于高空可能接触到辐射,罹癌机率相对较高。
塑胶制品充斥生活 当心环境荷尔蒙诱发乳癌
最近一些研究发现,台湾人很爱使用塑胶制品,但塑胶制品释放的环境荷尔蒙可能会增加乳癌机率。像用塑胶袋盛热汤,饮食中吃下塑胶遇热溶出的化学分子,也许会转化成女性荷尔蒙,诱发乳癌发生。
至于有人担心电磁波强的卤素灯、床头音响、充电器等,会不会释放有害物质,提高乳癌风险,目前尚无文献报告证实会致癌。
哺乳少受雌激素刺激 降低乳癌风险
有研究指出,哺乳的女性受雌激素刺激的时间变少,相对不易罹患乳癌。专家提醒,“哺乳期间,雌激素的确没有作用,但如果只哺乳几天或1、2个月,效果不大,想预防乳癌,最好哺乳半年以上。”
教你认清乳腺癌的面孔
乳腺癌是现代女性的高危疾病之一,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有4万人死于乳腺癌,成为城市女性的“第一杀手”。想要预防乳腺癌症,先看清乳腺癌症的嘴脸。
“脸谱”之一:酒窝征
乳房出现酒窝是乳房悬韧带受累的表现。因为乳房深浅部肿瘤侵犯悬韧带,将导致其失去弹性、挛缩,从而牵拉皮肤造成局部凹陷,形成酒窝状。如肿瘤直接侵犯皮肤,同样会造成皮肤凹陷。
但并非所有酒窝征都是乳腺癌,乳房慢性炎症、脂肪坏死、乳房皮下血栓性静脉炎和术后瘢痕挛缩也会造成皮肤凹陷,需仔细诊断。
“脸谱”之二:静脉扩张
孕妇或哺乳期女性出现的单侧乳房静脉扩张,往往是炎症或恶性肿瘤所致,最常见影响女性健康的肿瘤是乳房肉瘤、巨大纤维瘤等。
“脸谱”之三:橘皮征
乳腺癌皮下淋巴管受侵犯,淋巴回流受阻可致皮肤水肿,但毛囊处皮肤不会随着水肿,容易造成乳房表面凹陷,就像橘皮一样。
同时不排除炎性乳腺癌可能,炎性乳腺癌往往范围更广,甚至累及全部乳腺。
“脸谱”之四:乳头、乳晕改变
乳头下方出现肿瘤,可牵拉乳头引起乳头偏斜、乳头凹陷;侵犯乳头可致乳头溃疡、糜烂。乳腺湿疹样癌的症状是乳头结痂、脱屑、糜烂、反复不愈合。
“脸谱”之五:乳房局部隆起
乳房肿块发展到一定程度,将隆起于皮肤表面,伴有或不伴有皮肤表面色素沉着。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预示着乳腺癌已发展到中晚期,需立即找专科医生检查。
女性朋友应学会自查:先观察乳腺有无上述“脸谱”样变化,然后触诊,检查时间宜选在每次月经结束后3~7天,因为这段时间的乳腺不丰盈,如果有异常变化,容易触摸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