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视眼指处在休息状态的眼使平行光的视网膜的后面形成焦点。这种眼的光学焦点在视网膜之后,因而在视网膜上所形成的像是模糊不清的。为了看清远处物体,要利用调节力量把视网膜后面的焦点移到视网膜上,故远视眼经常处在调节状态,易发生眼疲劳。
远视眼具体表现:
1、远视患者使用过多的调节必然伴随过多的集合,因而产生调节性内斜视,远视度数较高的一眼呈内斜位。
2、眼球各部分较小,晶状体大小基本正常,前房浅。高度远视眼眼球小。视乳头较小、色红、边缘不清、稍隆起,类似视乳头炎或水肿,但矫正视力正常或与以往相比无变化,视野无改变,长期观察眼底情况无变化,称为假性视乳头炎。
3、视力远视患者为了获得清晰物像,不论看远或看近都需要运用调节,而调节力的强弱与年龄和健康状况相关。
(1) 轻度远视在青少年时期,由于调节力强,远近视力都正常,故又称为潜伏性远视。
(2) 中、高度远视,有的远视力正常而近视力差,有的远近视力均不正常,所以又称为显性远视。
(3) 随着年龄增长,调节力下降,远近视力均下降,以近视力减退更明显,出现早花现象。
(4) 年轻患者由于长时间过度的调节痉挛,眼屈光力暂时加强,使远视眼呈现正视或近视状态,后者称为假性近视。
4、视患者常伴有慢性结膜炎、睑缘炎或睑腺炎。
远视眼的形成原因
一般来说,人类远视眼眼轴较短的程度并不很大,很少超过2mm。按照眼屈光学计算,每缩短1mm,约代表3D的改变,因而超过6D的远视是少见的。但也有高度远视眼,并且有的眼睛虽不合并其他任何病理性变化,也会高达24D。在病理性发衣不正常中,例如小眼球,其远视程度甚至还会超过24D。
眼的前后轴变短,亦可见于病理情况。眼肿瘤或眼眶的炎性肿块可使眼球后极部内陷并使之变平;再者,球后新生物或球壁组织水肿均可使视网膜的黄斑区向前移;一种更为严重的情况,可以由视网膜剥离所引起,这种剥离所引起的移位,甚至可使之触及晶体的后面,其屈光度的改变更为明显。
远视眼的另一原因为曲率性远视,它是由于眼球屈光系统中任何屈光体的表面弯曲度较小所形成,称为曲率性远视。角膜是易于发生这种变化的部位,如先天性平角膜,或由外伤或由角膜疾病所致。从光学的理论计算,角膜的弯曲半径每增加1mm可增加6D的远视。在这种曲率性远视眼中,只有很少的角膜能保持完全球形,几乎都合并有散光。
第三种远视称屈光率性远视。这是由于晶体的屈光效力减弱所致。系因老年时所发生的生理性变化以及糖尿病者在治疗中引起的病理变化所造成;晶体向后脱位时也可产生远视,它可能是先天性的不正常或眼外伤和眼病所引起;另外,在晶体缺乏时可致高度远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