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女星安吉丽娜·朱莉日前公布了自己已经接受预防性双乳腺切除手术,消息一出引发广泛关注。朱莉在给《纽约时报》的文章《我的医疗抉择》中透露,做出如此重大决定的原因是,她的母亲与乳腺癌抗争多年,仍不幸在56岁时病逝。而她经检测,发现自己与母亲一样都存在基因BRCA1/2突变,患乳腺癌的几率高达87%,因而选择了预防性切除手术,将患乳腺癌的风险降至5%。
因为一个较高的疾病风险,就选择预防性手术,是治疗过度还是新的医疗发展趋势?每个具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都要像安吉丽娜·朱莉一样尽早手术吗?基因检测可靠性又有多大?
87%的比例从哪里来?
高达87%患乳腺癌的几率,无疑是安吉丽娜·朱莉最终决定做预防性双乳腺切除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87%这个比例从何而来?一般来说,通过取血来进行BRCA1基因突变的检测,最终结果只会显示阳性或阴性,而属于阳性的患者一生中发生乳腺癌的发病机率达60-90%,这种泛指概率为何在安吉丽娜·朱莉身上变成了极高的87%呢?
对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除了BRCA1基因突变外,还存在很多因素,例如肥胖、生育、哺乳、精神压力、激素替代等。根据这些危险因素,而研发出很多乳腺癌发病风险评估模型,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的Gail模型。
1989年Gail等人建立了最早的乳腺癌风险评估与预测模型,通过病例对照,计算出乳腺癌危险度并做出评价。采用的风险因子为种族、年龄、乳腺癌家族史、乳腺活检次数、月经初潮年龄、第一次分娩年龄和活检良性病变是否存在不典型增生。安吉丽娜·朱莉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几率,可能就是通过类似的模型算出来的。
由于Gail模型的设计目前只是针对美国人或者白种人,对于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都不相同的黄种人来说,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有待推敲。
什么是BRCA1基因?
BRCA1被称为乳腺癌敏感基因,其实正常人体内都存在,只有当这种基因出现突变时,患上乳腺癌的风险才会增加。根据欧美地区的调查,有家族史且BRCA1检测出异常的人群中,有80%会在一生中患上乳腺癌,其中70岁以前患上的几率为55%;70岁以后患上乳腺癌的几率在85%以上。BRCA1基因及其变体BRCA2基因的缺陷还可能与卵巢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的发生有关。
不是每个女性都要进行BRCA1/2的基因检测。相关调查表明,我国患者BRCA1出现异常的比例不超过5%,远远低于西方,与乳腺癌发病的相关性还没得到验证,因此BRCA1并没有纳入我国乳腺癌检查的常规项目中。事实上,在医疗界,基因检测早已投入应用。BRAC1和BRAC2的基因检测在国内已经开展数年,只是没有做市场推广,因此不为大众所知。
BRCA1/2突变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如果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尤其是家族中有多名年龄较小就发生乳腺癌的患者,或者家族中有男性乳腺癌患者的女性,应该做此类检查;如果同一名妇女先后或同时发生乳腺癌和卵巢癌,或者双侧乳腺都患癌的情况,也可以考虑进行检查。
预防性乳腺切除有3大条件
查出BRCA1/2基因突变后,是否要像安吉丽娜·朱莉一样进行手术乳腺切除?由于检测阳性并不一定会发展成乳腺癌,而且现在发病的报道主要来自欧美国家的数据,并没有中国人群的权威数据。专家认为,即使检测结果为阳性,也没有必要过度恐慌,但要引起重视,加强筛查的频率,定期进行相关检测。
患者要进行预防性乳腺切除手术,有3个严格条件:一是母亲、外婆、姐妹、姨妈等母系亲属患乳腺癌,有家族史;二是BRCA1、BRCA2基因检测呈阳性,属于基因突变的高危人群;三是完成生育的女性可以理性地考虑。
多数专家不建议BRCA1/2检测阳性的女性选择切除乳腺,除非是心理对此极度恐慌。切除后如果进行再造手术,还面临昂贵的费用,以及假体相关并发症等问题。切乳腺无法将患癌风险降低为零,且乳腺癌发病风险会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因此不建议过早切除。
早发现早治疗可治愈
欧美国家大型临床调研证实,有5%—10%的人存在恶性肿瘤易感基因,但最终实际患癌人数却与这个比例有所出入。所以,仅靠基因检测来预防癌症并不合适。乳腺癌如果早期发现,有70—80%或者更高比例的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和规范的全身治疗达到治愈,所以需要做好早期发现的检查。
在国内,目前还是建议女性用乳腺超声检查和乳腺X线(钼靶)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发现早期乳腺癌。20—40岁的女性,也应每2—3年检查一次,但这一年龄段的钼靶检查应少用或不用。40—50岁女性,应每隔一年至一年半,到专业医疗机构做乳腺专科规范查体和B超检查,钼靶检查频率要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50岁以上的女性,应每年做一次B超和钼靶检查。随着年龄增加,如70岁以上的女性,检查的频率会下降。对于高危人群,还需要缩短检查间隔。通过上述的密切监测,基本上可以早期发现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