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前期危险重重 中医辩证来治疗

糖尿病前期危险重重 中医辩证来治疗

研究发现,我国有1.48亿的糖尿病前期患者。糖尿病前期患者是糖尿病的“后备军”。据研究表明,糖尿病前期人群,如果不进行干预,几乎不可避免都会变成糖尿病。不仅如此,他们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

糖尿病前期危险重重

“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水平介于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是发展为糖尿病的必经阶段”,王战建教授举例来说,如空腹血糖≥7.0mmol/L可以诊断为糖尿病,而正常人空腹血糖应在6.1mmol/L以下,糖尿病和正常人之间有一个范围(6.1-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可以诊断为糖尿病,正常人是<7.8mmol/L ,这之间也有一个范围(7.8-11.1mmol/L),“我们称血糖处在这两个范围内的人为糖尿病前期,到了这一阶段的人被称为糖尿病的高危人群,通俗的讲就是“准糖尿病人”。

处于这个阶段的人虽然不能诊断为糖尿病,但其体内包括糖代谢为主的代谢紊乱就已经存在了,它会导致人体细胞功能紊乱,导致多系统功能异常,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脑血管病变、肾脏早期损害、免疫功能障碍等在这个阶段就已经开始了。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前期已经存在以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为代表的多种风险。

糖尿病前期如何辩证论治?

对于糖尿病前期,早在中医最古老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系统论述。《素问·奇病论》指出:“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为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意思就是说,“脾瘅”的典型表现是口甘,即口中甜腻,常由多食甘美肥厚之物所致,长期嗜食甘美,可使形体肥胖,甘肥厚味蕴而为热,内聚陈气阻滞气机,不加以注意,进一步发展可转为消渴,治疗可用兰草除其陈气。这里说的“脾瘅”很类似于现代医学所说的糖尿病前期,即胰岛素抵抗引起的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受损,防治不及时,进而可发展为消渴,即临床期糖尿病。《内经》这种对“脾瘅”发展可为“消渴”的论述,对我们今天认识糖尿病的自然病程尤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从中医病因病机来分析,脾瘅期的患者,除有体质因素存在外,常有过食甘肥醇酒以及情志过激、劳心过度等因素,中医证候可表现为湿热、痰湿阻滞、肝胃郁热,或表现为阴虚肝旺、脾虚、气阴两虚等。湿热、痰火、郁热伤阴,“阴气不足、阳气有余”,或有胃肠结热存在,“二阳结谓之消”,则成典型消渴。

而就其重点好发人群来说,观察发现阳明胃热,体质壮实,肌肉丰满,精力充沛,食欲亢进,大便偏干,能吃能睡能干的人,如《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很容易发生糖尿病;少阴肾阴素虚,体质较虚,体形瘦长,多思虑,易兴奋,有失眠倾向的人,如《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也容易发生糖尿病:厥阴肝旺体质,体质较壮,颜面红赤,易激动,性情急躁,容易发怒的人,如《三国演义》中的张飞,也比较容易发生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少阳肝郁体质,体质较虚,性喜抑郁,悲观敏感,容易生闷气的人,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也易发生糖尿病;太阴脾虚,体质素虚,体形虚胖,肌肉松弛,食欲较差,有腹泻倾向的人,有时也可以发生糖尿病。所以,对于这些糖尿病好发人群,在糖尿病前期,就给予中医药治疗,以防治其病情进展,而逐渐发展为典型糖尿病。

一般说来,糖尿病前期的基础治疗,针对脾瘅“其人数食甘美而多肥”的特点,积极采取生活方式干预是十分必要的。调整饮食、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即所谓“少吃点、多动点、想开点”。

调整饮食方面,最好能做到根据病情辨证用膳。应做到控制总热量,合理配餐,低脂,适当摄入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清淡饮食,少食多餐,不吃太肥腻、太甜、太成、太辛辣的食物;高纤维素饮食,多吃粗粮、多吃菜;多饮水,禁烟、限酒。膳食纤维可促进肠蠕动,防止便秘;抑制淀粉酶的作用,延缓糖类吸收,稳定血糖水平;吸附胆固醇,抑制其吸收,加速其排出等。同时由于多纤维膳食体积大,能量密度相对低,利于控制体重,防止肥胖。玉米、糙米、全麦粉、燕麦等粮食、干豆类及各种蔬菜和水果都富含膳食纤维。

运动方面,最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和寻找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运动量和运动时间。散步、慢跑、游泳以及中国传统的太极拳、八段锦、气功导引等,皆有利于身心。但重在长期坚持。

调整心态方面,一方面应避免生气,保持心情舒畅,另一方面要放松,避免情绪紧张。要保持心态平衡,著名中医糖尿病专家吕仁和教授认为,应养成勤奋、简朴、宽容、善忍、知足、凝聚、团结协作的美德。儒家学说所谓“仁者寿”,也说明加强自我品行修养,培养仁爱和感恩之心,有利于人体健康和长寿。

糖尿病前期危险重重 中医辩证来治疗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