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的反应主要表现为有极度饥饿感、冷汗、全身乏力、眩晕、心悸等症状。而低血糖引起的偏瘫上述症状一般不明显,而是突然出现反应迟钝、浅昏迷、迅速发生痉挛性或弛缓性一侧肢体瘫痪。 低血糖常见的原因是用降糖药物过量,没有及时随血糖的变化而调整降糖药物的用量,也有的是用药后过度运动、进食少的缘故。
老年糖尿病患者为什么容易发生低血糖
在糖尿病的治疗上有一对矛盾,即一方面强调要严格控制血糖,另一方面又需经常提醒患者注意防范低血糖。因为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糖尿病并发症增多,而低血糖可以造成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出现意识丧失和其他一系列严重的神经症状。这些表现对人体都是有害的,对健康的维护也十分不利。糖尿病患者在治疗期间都有可能发生低血糖,并且低血糖的危险性可随年龄的增长而呈递增之势。也就是说,与中青年糖尿病患者相比,老年患者在降糖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增加,程度多较为严重,易导致误诊或引起生命危险。
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除与药物因素有关外,还与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减退有关。老年人胰升血糖素、生长激素和肾上腺素释放减少,这几种激素均为升血糖激素,其分泌量减少意味着对血糖的调节能力减退。一旦因药物及其他因素引起低血糖反应,则很难及时产生应激反应,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发生多较为严重而且持久。
再有,老年人肾小球滤过率每年下降1%,使得肾脏滤过功能逐渐下降,对药物和胰岛素的清除减慢。这样,一旦选药或用药剂量欠合理时,就容易引起药物和胰岛素的蓄积,使得药物作用持续时间延长,引起低血糖的风险相应增加。同时,老年人肝脏糖异生功能减退,肝糖原生成及储存量少,一旦发生低血糖则难以代偿,使低血糖程度加重。
怎样才能让老年糖尿病患者既要重视严格控制血糖,又要积极防范低血糖的发生呢
老年性糖尿病患者控制碳水化合物要适当,不要过分限制。
合并急性胃肠炎时,应减少糖尿病药物剂量,及时查血糖、尿糖。
晚间加服降血糖药物时须特别慎重,因低血糖反应多在夜间或凌晨空腹时发生。
对老年性糖尿病的治疗,应首先采取饮食控制或口服降血糖药,避免使用作用强而快的口服降糖药物,如优降糖及含优降糖的合成制剂;注射胰岛素者应避免剂量过大,而且应随年龄增长适当调节用药剂量,力求达到个体化用药,即用最小适宜剂量取得有效控制血糖的效果。如果血糖有所波动,应对药物进行合理的调整而非增加剂量。
对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注意到降糖药可在体内积蓄的作用,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需要β-阻滞剂时,最好先用β-阻滞剂如美多心安,不要用副作用较多的心得安,以免增加低血糖发生的危险。
老年性糖尿病的血糖指标可适当放宽。若为75岁以上老年患者或合并有心、脑、肾和肝脏等重要脏器病变者,空腹血糖<8.0mmol/L或餐后血糖<12.0mmol/L。其他老年患者可控制在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血糖<10.0mmol/L。
哪些表现为低血糖反应,又如何治疗呢
老年糖尿病患者有呈现不同程度的饥饿感、无力、心悸、出冷汗、手抖、或不明原因出现意识障碍时,应先考虑低血糖反应。
低血糖的诊断标准: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血糖检测低于2.8mmol/L。
葡萄糖治疗有效。
确诊后立即吃“糖”:如甜饮料、糖果、糖水、蜂蜜、巧克力或葡萄糖片:5分钟内症状仍无改善,应再吃更多的糖,10分钟后仍无改善,必须立即送往医院给50%葡萄糖20~60ml静注,之后根据症状及血糖值,给予10%葡萄糖250~500ml静滴,必要时加用氢化考的松100~200mg,防止意外的发生。
当低血糖纠正后,还应在下一餐前吃一点儿含多糖的粮食、水果等食物,防止血糖再度过低。一定不要使用低热量饮料或无糖食品治疗低血糖。当然,防止低血糖的发生,除了即时调整药物之外,还应少量多餐,在两餐之间加餐也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