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Q波时间≥0.04秒及/或Q波深度>R1/4则为异常Q波。异常Q波是心肌细胞病变后失去除极能力,变为电静止状态的心电图表现,许多原因造成的心肌病变,如心肌梗塞、炎症、坏死、纤维化等均会异致异常Q波的出现,某些心脏外疾患也会导致Q波的出现,因而在临床上异常Q波有梗塞性与非梗塞性之分,梗塞性Q波是指发生心肌梗塞时出现的异常Q波。本文分析了4例儿童心肌梗塞(3例为川崎病心肌梗塞)共17个导联的梗塞性Q波及9例心肌病28个导联的非梗塞性Q波的分布及形态特点。本组观察发现,儿童心肌梗塞时异常Q波在各导联的分布,有按冠状动脉血供分布的特点,从异常Q波的形态看,梗塞型Q波以QS型者居多(76.5%),绝大多数为时限在0.04秒以上的宽大畸形Q波(88.2%),同时异常Q波导联的T波方向多为与Q波同向的倒置T波,这些特点,与成人冠心病心梗后梗塞型Q波的特点基本相同。心肌病非梗塞型Q波有28.2%的发生率(9/32例),尤以扩张型心肌病多见,Q波多出现于V1-V3、I/aVL、III导联,其分布可类似于前壁、前间壁或下壁心肌梗塞,Q波形态与梗塞型Q波有明显不同,其Q波时间以小于0.04秒的窄Q波者占多数(76%),T波与Q波反方向者较心肌梗塞者多(52%),QS型Q波较少(40%)。心肌病异常Q波的出现与左束枝传导阻滞,左室增大后心脏逆钟向转位,及心肌细胞的片状变性或坏死及瘢痕形成有关。本观察中对1例广泛QS波伴肢导低电压、类似广泛前壁心肌梗塞的扩张型心肌病患儿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冠状动脉正常,但同位素心肌灌注及代谢显像提示该部位心肌坏死。结论 临床工作中应注意对异常Q波特点的观察分析,结合病史体检,提高对异常Q波病理意义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