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眼睛,我们能看到绚丽的、多姿多彩的世界。然而因为某些疾病,一些不幸的人丧失了视力,只能生活在黑暗中,再也看不到这美丽的世界了。这其中,最常见的眼病就是白内障。
白内障是我国患者致盲的首要原因,约有1/3~1/2的盲人,由于罹患白内障而失明。白内障真的这么可怕吗?得了白内障就逃脱不了盲的命运吗?白内障要如何治疗?在一个冬日的早晨,笔者来到解放军总医院,就以上问题采访了眼科专家何守志教授。
白内障:本质是晶状体混浊
白内障这个病名很多人都熟悉,但白内障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为什么称之为“白内障”?知道的人未必会很多。
“简单地说,白内障是因为人眼睛里的晶状体混浊而造成视力下降的一种疾病。因为晶状体混浊以后,黑眼仁中间晶状体所在的位置发白,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之为白内障。”何教授简洁明了地解释白内障的成因。
人眼好比一台照相机,晶状体就是相机的镜头,光线通过晶状体的折射投映到视网膜上,人才可以看见东西。晶状体由晶状体囊和晶状体纤维组成,晶状体囊紧紧包裹里面的纤维。何教授说,造成晶状体混浊的原因有很多,临床也由此将白内障分成多种类型。最多见的是老年性白内障——就是随着人的衰老,晶状体逐渐混浊,造成视力障碍。此外,还有先天性、外伤性、并发性白内障,不论哪种,本质都是晶状体混浊。
白内障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从理论上讲,人到晚年的时候,或早或晚都会得白内障,只不过有的人发展比较慢,有的人程度比较轻而已。不管怎样,大多数人都会经历视力下降这个过程。我国白内障患者大约有400万~500万,而且每年以将近80万~100万的速度增长。
白内障手术已臻完美
许多白内障患者从电视、报纸、杂志及网络上都曾看到过类似的广告:白内障不用手术,用了XX药,保证还你光明!这种令人怦然心动的广告语,让不少患者心甘情愿掏出钞票,以求重见光明。
何教授就碰到过这样一些患者,他们花了成千上万元钱去买药,用药后病情不但没有改善,有的还出现了副作用。
何教授告诉笔者,目前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是惟一的、也是最有效的手段。患者期望不开刀,只用药物治疗,这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愿望。然而,现实情况是,对于某些早期白内障患者,药物可能会起到延缓病情发展的作用。单纯用药物就能治好白内障,何教授笑言还没有见过。
白内障手术的发展经历了好几个阶段。从1745年第一例具有近代意义的白内障手术起,250多年来,它经历了从囊外白内障摘除到囊内摘除,再到现代囊外摘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直至现在的超声乳化手术这样一个曲折而持续前进的过程。
所谓囊内摘除手术,就是将混浊的晶状体连同囊膜一起摘除,目前这种术式已经很少用了。囊外手术则仅把囊膜里混浊的部分取出来,仍保持囊膜的完整性。超声乳化是目前最先进和成熟的手术方法,它通过3毫米左右的小切口,将超声乳化头伸至眼睛里面,利用超声波把眼睛里混浊的白内障粉碎成乳糜状,然后把它吸出来,再植入人工晶状体。严格来说,超声乳化也是一种特殊的囊外手术。
由于目前白内障手术切口非常小(3毫米以内),就如同穿刺一般,术后也不用缝合,因而现在患者做手术都是当天做,当天即可回家。在一些大医院的眼科中心,白内障手术在门诊就可完成。
听到这里,笔者产生了疑问:切口这么小,那么人工晶状体是如何植入的呢?何教授为笔者揭开了谜底。原来,随着小切口手术的要求,人工晶状体也在一代又一代地发展着。到现在,最适合小切口植入的人工晶状体是折叠人工晶状体。也就是将约5.5毫米直径的人工晶状体折叠后变成2.5或2.75毫米的横径,这样,通过3毫米的小切口就游刃有余了。而折叠晶状体植入眼后会自行展开。
“经过一代又一代眼科医生的努力,现在的白内障手术已经成为一个近乎完美的手术——通过一个很小的切口,把混浊的晶状体取出来,再装进一个人工晶状体,使白内障患者恢复原来的正常视力,手术非常安全、精细,效果也非常好。”何教授欣慰地说道。
手术时机:从要求“熟”到最好不“熟”
提及白内障手术,有些患者,甚至有些非眼科专业的医生都会说,等白内障“熟”了以后再做吧。的确,受制于手术条件及方法,过去这种手术要等到白内障“成熟”了才做(这样才更安全)。所谓白内障“成熟”,是指晶状体完全混浊,视力不足0.1的情况。所以,以往患者在手术前须等待一个漫长的、从看得见到看不见的半明半暗的过程。
时至今日,等到“成熟”才能手术的概念已经完全打破了。超声乳化手术的出现,使得手术时机的选择放宽了。何教授告诉笔者,只要患者的白内障导致视力减退到一定程度,影响工作和学习,患者有改善视力的愿望就可以进行手术了。在发达国家,现已基本上实施“半透明手术”(视力在0.3~0.5)。在美国,甚至0.5的视力就可以做。因此,何时进行白内障手术已经没有固定标准,因人而异,即与个人的工作和环境有关。比如从事精细工作的人,对视力的要求比较高,就可以早些手术。
超声乳化手术在某种意义上讲,是越早做越好。因为越早做晶状体硬化程度越低,不会太硬。太硬的话便多了一些不可预测的复杂因素,特别是容易出现并发症。
何教授在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来自边远地区的老人,限于经济条件,一直得不到治疗,只好一直等。曾经有一位患者发病已十余年,晶状体硬化很厉害,而且似乎印证了“物极必反”这句古语,他的晶状体后来变成了黑色,临床上称之为“黑内障”。“这个时候反倒不适合做超声乳化手术了,因为超声波的能量用得太大容易引起并发症。从总体上讲,软核的白内障手术,成功率更高,效果也更好。”何教授总结道。
手术效果:看近看远随个人需求
在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随着纱布一层层地揭开,患者眼前越来越光亮,周围的景物亦由朦朦胧胧逐渐变得清晰,患者由于又能看见东西,激动之余喜极而泣。
视力失而复得,再次清晰地看到四周的人和物,看到这美丽多彩的世界,是每个白内障患者心中的梦想。那么,手术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吗?
“手术的理想效果,是恢复到眼睛没有得白内障时的视力。”何教授肯定地说,“但是,毕竟经过一次手术创伤,而且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很多,如仪器设备、医生的技术水平、还有人工晶状体材料和度数等。像植入的人工晶状体的度数,如果计算准确的话,植入以后,它的正负误差不到1D(相当于人们常说的近视视力的100度)。如果超出范围,那么手术后需另配眼镜矫正。此外,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尚不能同时解决看远和看近的需求。这是因为人工晶状体的度数是固定的,不可调节,不像人的正常晶状体,远看近看都行。植入人工晶状体后只能看远或只能看近。如果在设计时以远视力为主,那么装上人工晶状体以后,看远的非常清楚,但看近的如读书阅报,就得戴上老花镜。相反,则要戴上近视镜。这与个人需求有关。手术前,医生会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术后想以何种视力为主。
“有个令人鼓舞的消息,现在科学家们已在探索可调节的人工晶状体,而且已经有了产品,不过调节范围比较小。人的正常晶状体的调节范围在3D以上,才能远近皆宜。而现有的可调节晶状体,最多只能到1.5D以内,还要再进一步完善。”
“那么,白内障手术会出现哪些并发症呢?”笔者问道,尽管目前的手术切口小、伤害小,但毕竟是一种手术,难免会有并发症。
何教授告诉笔者,白内障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称为后囊膜混浊(也称为后发性白内障),这主要与手术中有细胞残留有关。这些残留的细胞会慢慢增生、迁移,使得本来透明的囊膜铺上一层不透明的增殖细胞,于是变得混浊。后囊膜混浊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的结果,不仅与手术技术有关,还与患者自身条件、植入的人工晶状体材料和设计有关。
后囊膜混浊的发生率以往比较高,达到30%~60%,但是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和材料的改进,现在这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已经降至30%以下。
即使发生后囊膜混浊,患者亦无须忧心,因为医生对此有很好的处理措施。临床上有一种YAG激光,就是专门对付这种并发症的,无须切开也不用麻醉,很方便安全,也很有效。其他的手术并发症还有术后炎症反应、眼内感染等,但均少见。
那么,手术后患者就无后顾之忧了吗?何教授说,如果手术是顺利、成功的,那么术后效果与正常眼是接近的。现在的人工晶状体与人体相容性很好,基本上没有排斥反应。而且是永久性的,使用几十年都没有问题。术后需要注意的是避免眼外伤。至于饮食方面,与术前一样,没有特殊的要求。
“可惜,在我国,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还未能普及。对老年性白内障,全国每年有50万例以上手术,但还不能解决每年增加的病例和遗留下的病例。”在采访的最后,何教授颇有些遗憾地说。
(以上内容仅授权家庭医生在线独家使用,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文来自家庭医生在线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020-376179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