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囊肿变大

肝囊肿变大

肝囊肿并非肝脏的恶性肿瘤,大多数肝囊肿“不长大”,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疾病之一,常在体检时发现。大部分肝囊肿处于静止及小囊肿状态,不长大、不破裂、不癌变的状态。一般情况下无需进行特殊处理,但对少数巨大肝囊肿或肝囊肿伴出血或感染者,应予以重视并进行治疗。

B超是肝囊肿最重要的确诊手段

肝囊肿主要依赖影像检查进行诊断。在影像诊断中,超声坡检查最为重要。在肝囊肿的定性方面(鉴别是肝囊肿还是其他疾病),一般认为超声波检查比cT更准确。但在全面了解囊肿的大小、数目、位置,以及肝脏和肝脏周围的有关脏器时,特别是对于需行手术治疗的巨大肝囊肿患者,cT检查对手术的指导作用显然优于B超。

一般情况下,肝囊肿患者并不需要做彩色超声及磁共振(MRI)检查。化验检查对肝囊肿的诊断价值不大。通常,肝囊肿并不导致肝功能的异常。但有时为了鉴别诊断,做某些血液检查仍然是必要的。特别是血液甲胎蛋白(AFP)检查,以排除原发性肝癌。所谓“不要紧?是意味着“不急”和不需要处理。首先,肝囊肿不是肿瘤,更谈不上恶性肿溜。其次,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其所患肝囊肿均为小的肝囊肿,最大直径均不超过3厘米。对这些体积小的肝囊肿,无沦表浅或探在,无论有无症状,无沦数目多少,均不要紧,不需要处理。肝囊肿与肝血管瘤―样,不长大、不恶变。肝囊肿与肝血管瘤相比,更无破裂之忧。这是因为即使囊肿破裂,流出的液体对人体电无害。

但肝囊肿患者仍需定期随访。每年做1-2次B超是必需的。至今,尚未发现肝囊肿的形成与某些食物有关。因此肝囊肿患者不需要忌口。至今电尚未发现家务、运动。工作,对肝囊肿生长有促进作用,因此,肝囊肿患者不需要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及工作环境。

如何判断肝囊肿是否需要治疗?

并非所有肝囊肿都无需治疗,部分肝囊肿病情仍需得到重视并及时诊治,否则后果严重。一般说来,下列几种肝囊肿应考虑进行治疗。巨大肝看肿当直径超过10厘米时,可称之为巨大肝囊肿。巨大肝囊肿容易引起压迫症状,影响生活和工作,可考虑进行治疗。

肝囊肿―般呈球形,外壳是纤维性囊壁,其内充满清亮、无色或蛋黄色,无细胞成分的囊液。大多数肝囊肿体积很小,直径仅I-2厘米,似葡萄大小。但也有的肝囊肿可长得很大,直径可达10-20厘米以上,酷似盛满水的气球。这种巨大的肝囊肿可以单个发生,也可伴发数个小囊肿。一般情况下,肝囊肿不会破裂。出血。感染。恶变。但也有少数患者可发生囊内出血,致使囊液呈血性或伴血块。有时可继发感染。大多数肝囊肿并不生长。或长期处于“静止”或“小囊肿”状态。上述“巨大”成“特大”肝难囊肿是相对少见的。大多数肝囊肿患者是在体检时才发现的,有些患者感到腹部不适或疼痛。这可能是由于囊肿位置表浅,易与膈肌或腹膜摩擦所致。一般来讲。这种疼痛并不严重。巨大肝囊肿可挤压周围脏器,使患者感到腹部胀满。消化不良,甚至呼吸不畅。

肝脏囊肿大体上分为寄生虫性和非寄生虫性两大类。临床上常见到的大多是非寄生虫性肝囊肿,王先生的右肝上的小囊肿,应当属于这一类型。寄生虫性囊肿常发生在西北牧区,病人往往有与牛、羊、狗等牲畜密切接触的历史,内地甚为少见。

非寄生虫性肝囊肿(简称肝囊肿)分类方法很多,但有一共同点,就是先将囊肿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然后根据病因再进一步分类。我们在医院发现的肝囊肿大多数为先天性,系肝内小胆管发育障碍所引起。孤立性(单发性)肝囊肿的发生被归因于异位胆管。后天性的分类和病因关联,有创伤性、炎症性、肿瘤性等,不在此赘述。

先天性孤立性肝囊肿发生在右叶者较左叶多1倍,又多见于女性。因生长缓慢可长期或终生无症状。不少肝囊肿患者只是在手术、体检时偶然发现。有症状的患者其初发症状可始于任何年龄,一般在20~50岁间发生。其主要临床表现随囊肿位置、大小、数目,以及有无压迫邻近器官和有无并发症而异。常见的症状有胃肠道不适、餐后饱胀、恶心、呕吐、腹痛、黄疸等。如囊肿体积小,位置深在肝内,单发,则不会有任何表现。

3种情况下肝囊肿需紧急治疗

1、囊肿继发感染在某些情况下,少数肝囊肿:可继发感染,患者可有肝区疼痛、发烧、血白细胞升高等,B超检查可显示囊肿壁变厚等,这时应考虑囊肿继发感染,需进行治疗。

2、囊肿继发出血少数肝囊肿的囊壁血管可自发破裂导致囊内小血有的患并无明显症状,但也有的患者感到肝区剧烈疼痛对这些患者应进行手术治疗。

3、囊肿扭转者囊肿扭转会产生剧烈疼痛,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

肝囊肿治疗视其大小、性质及有无并发症而定。直径小于5厘米而无症状的肝囊肿不需特殊治疗。直径大于5厘米并出现压迫症状者,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无水酒精囊内注射,疗效很好;如囊肿破裂、囊蒂扭转、囊内出血或囊肿巨大压迫邻近器官影响进食者需外科手术治疗。

肝囊肿变大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