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国出版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由于我国糖尿病的防治情况在不断变化,今年,中华医学会对这一指南进行了修改,2010年版的《中国Ⅱ型糖尿病防治指南》预计将在明年初正式颁布。
新指南出现两大新变化
1.治疗全程使用二甲双胍
“目前,糖尿病还没有办法根治,患者千万别听信任何打保票治糖尿病的广告。”杨华章说,国内外糖尿病防治指南与共识均明确提出,Ⅱ型糖尿病治疗的近期目标是全面降糖,控制或延缓疾病进展;而远期目标则是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杨华章介绍,在新版Ⅱ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二甲双胍被推荐为中国Ⅱ型糖尿病患者主要治疗路径的唯一起始用药,需要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在旧版的糖尿病指南中,新确诊的患者先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减轻体重、加强运动和控制饮食),3个月后血糖仍控制不好的再使用药物。而最新版的指南强调,新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应当在采取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就开始应用二甲双胍。
杨华章表示,二甲双胍之所以成为糖尿病治疗中唯一的起始治疗药物,是因为大量循证医学数据证明,二甲双胍在全面降低血糖的同时,具有全面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具备长期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临床试验发现,二甲双胍可同时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可降低糖化血红蛋白达1%~2%。研究显示,糖化血红蛋白每降低1%,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即减少37%。
每日剂量不宜超过2000毫克
由于糖尿病是慢性进展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药物的长期安全性就非常受关注。是药三分毒,杨华章说,二甲双胍的副作用主要体现在胃肠道的不适上,如厌食、恶心、腹痛、腹泻等。为此,患者在使用时应当控制量。
杨华章建议,刚开始治疗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应从小剂量开始,一次使用200毫克,一天3次,先服用一周,逐渐适应了再加量。即便是老病号,二甲双胍的一天用量也应控制在1500~2000毫克为宜。
据介绍,目前二甲双胍已纳入医保。
2.血糖达标标准放宽
新版糖尿病防治指南的另一大变化是,放宽了血糖达标的标准。按照旧的标准,血糖达标的标准是糖化血红蛋白≤6.5%。照此标准,中国糖尿病患者中仅有不到30%的人可以做到血糖达标。而新版指南将血糖达标的指数放宽到糖化血红蛋白≤7%,杨华章表示,按新标准,估计全国患者有三分之一左右可实现血糖达标。
为何要做这样的调整呢?杨华章认为,实际上很多患者很难将血糖控制到6.5%之内,而从临床经验上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之内和控制到7%之内相比,在治疗的预后上差不多。而对于部分病人特别是老年患者来说,如果血糖控制得太低反而不利。
将血糖达标指数放宽到糖化血红蛋白≤7%,这和美国糖尿病学会的标准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