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友:早用胰岛素早受益

2型糖友:早用胰岛素早受益

王大爷2009年确诊为糖尿病,一确诊就发现胰岛功能已经严重受损(患病多年未发现及治疗),医生劝其打胰岛素,可王大爷听人说打胰岛素会上瘾,坚决不打,一直吃口服降糖药。一年多过去了,王大爷的血糖仍忽高忽低,最近一段时间手脚麻木,视力也没有从前好了,每每遇见人,王大爷总要唠叨:“我应该早听医生的话打胰岛素,如果早使用胰岛素,也不会出现并发症,同病房的病友以前病情比我还严重,可一确诊就打胰岛素,现在跟正常人没什么两样,后悔呀!”

糖尿病患者都知道,1型糖尿病必须通过胰岛素治疗来控制病情。但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上,很多患者却在胰岛素治疗的认识上看法不一,有的认为通过口服药物就足够,没必要使用胰岛素。但在临床工作中,不少2型糖尿病人只有应用胰岛素才能较满意地控制病情。而许多病人及其家属对胰岛素顾虑重重,他们最为担心的是怕用上了胰岛素就会产生依赖性,要一直用下去。其实这种担心是完全不必要的。

据研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早期就应使用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而且还能使胰岛β细胞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缓解糖尿病病情。我国内分泌学知名学者、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翁建平教授领衔的多中心研究团队提出,刚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该打破传统治疗模式,尽早使用胰岛素,并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

胰岛素 晚用不如早用我国大约有95%的糖尿病患者为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传统的治疗往往采取一种阶梯式疗法:从饮食运动到口服药物治疗,直到病情已经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时,医生们才会使用胰岛素治疗这一“压箱手段”。

事实上,由于β细胞功能下降,口服药往往很难长期维持血糖达标,至今为止,没有任何一种口服降糖药被证明可以改变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衰退的进程。通常在传统治疗模式中,当患者使用胰岛素时,往往已经连续十年以上处于糖尿病控制不佳的状态,增加了并发症的风险。如果能在2型糖尿病诊断早期就开始强化使用胰岛素治疗,就可以使β细胞功能更好地恢复并得到维持。所以,胰岛素不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最后选择,而应早期就使用。

早用胰岛素 血糖达标率高糖尿病多中心研究团队曾作了相关的长期临床实验,参加对照治疗的患者平均年龄51岁,平均血糖11.2mmol/L,结果发现,早期使用胰岛素泵的患者有97.1%血糖水平达到了正常,达标时间平均为4天;多次胰岛素注射的患者有95.5%达标,达标时间平均5.6天;而口服降糖药的患者血糖达标率为83.5%,达标时间平均9.3天。停药一年后,在单纯饮食和运动控制情况下,胰岛素治疗的效果更佳,能稳定控制血糖的患者约为51.1%,而口服降糖药的只有26.7%。

胰岛素强化治疗与口服降糖药(尤其是磺脲类药物)相比,可能通过减少刺激内源性胰岛素分泌,使“胰岛β细胞休整”,减轻残存β细胞的负担并促进其修复,改善胰岛素抵抗和恢复β细胞功能。

胰岛素不会影响生活质量胰岛素治疗在控制达标、预防并发症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目前最为有效的糖尿病治疗手段之一。但由于使用胰岛素注射常常会引起患者体重增加并出现低血糖,使得患者对胰岛素产生一种抗拒心理。同时,胰岛素的使用比较复杂,难度相对较大。事实上,这些顾虑可以通过胰岛素治疗方案的优化、加强糖尿病教育、提高患者的知晓率而减少。

针对部分患者认为使用胰岛素后可能引起生活质量降低的疑惑,专家指出,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是并发症的出现,而非胰岛素的使用。早在2006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就已经提出:“更早开始胰岛素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双C治疗”安全、精确双升级 智能聪明“双C治疗”指联合使用动态血糖监测(CGMS)和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对糖尿病进行的治疗,“双C治疗”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最安全的糖尿病治疗手段。越早发现病情的糖尿病患者越应该及时接受“人工胰岛”,即“双C疗法”。据介绍,人体正常胰岛具有自动监控血糖并自动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的双重机能,而“人工胰岛”是通过动态血糖监控系统把患者全天的血糖值像“录像”一样记录下来,监测出患者血糖动态水平之后,根据动态血糖所显示的不同时间的血糖水平,针对性地进行每天480次的不同剂量胰岛素的自动补充,完美再现了人体胰岛自主调节血糖的生理机能。

有研究表明,“人工胰岛”能实现3天血糖达标、7天血糖平稳控制、14天形成持续控制方案的理想疗效。此外,该疗法可以将一部分糖尿病患者的眼病、足病、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50%左右,起到极好的并发症防治效果。此疗法在北京、成都、黑龙江、兰州、昆明、太原、大连均已广泛开展。

2型糖友:早用胰岛素早受益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