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流行性感冒多发 防治流感的常用中药介绍、用法都给你备

春季流行性感冒多发 防治流感的常用中药介绍、用法都给你备

“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结束,防控工作仍然不能松懈。时至春季,气温转暖,万物生长发育,也适宜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繁殖和传播,春天也是流行性感冒多发季节。中医温病学认为,春季既有“冬伤与寒,春必病温”的伏气温病,也有春季感而即发的新感温病,还有由及时之气引起的瘟疫。

流行性感冒属于中医温病范畴,在春季发病的可参照“春温”、“风温”辨证论治。现代医学认为流感属于病毒性疾病,直到今天,全世界发现的病毒已有3000多种,由于病毒的特殊分子生物学特点,使得理想的抗病毒药物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中药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对病毒的杀灭作用机制多样,对多种病毒有效,较少产生耐药性。同时还具有清热解毒、抑菌、消肿作用,部分药物还兼免疫调剂作用,可改善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间接发挥抗病毒效应。

由于中药的多成分、多靶点作用使得在临床上对病毒性疾病治疗有独特优势。本文结合临床应用以及现代实验研究结果,就防治流感的常用中药介绍如下:

1、板蓝根:又名蓝靛根、靛青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根;或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茎及根。性味苦,寒,归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功效。有直接杀灭流感病毒的作用,对流感病毒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显著,并可增强免疫功能。还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有抑制作用。煎汤内服,每日10-15g。可服用板蓝根制剂,如板蓝根颗粒(冲剂)等。本品苦寒,脾胃虚寒者慎用。

2、大青叶:又名蓝叶、蓝菜。为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菘蓝的叶片。7-9月采收叶片,晒干。性味苦,寒,归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功效。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能增加白细胞的吞噬能力,还有抗菌、解热、抗炎等作用。煎汤内服,每日10-15g;鲜品30-60g,水煎服或捣汁用。或与金银花、连翘等配合服用。本品苦寒,脾胃虚寒者慎用。

3、金银花:又名双花、忍冬花。为忍冬藤科多年生常绿缠绕性木质藤本植物忍冬的花蕾。生长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气候。5-6月间,在晴天清晨水刚干时摘取花蕾,摊席上凉晒或阴干,忌在烈日下暴晒。性味甘,寒,归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功效。有抗流感病毒作用,还能解热和抗炎。煎汤内服,每日10-15g。外感风热,温病初起,可与连翘、薄荷、牛蒡子等配伍使用。常用制剂有:银翘解毒丸(颗粒、胶囊、软胶囊、片)、莲花清瘟胶囊(颗粒)、银荆感冒颗粒、银黄口服液(颗粒、胶囊、片)等。

4、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根。生长喜冷凉而湿润的气候。性味苦、辛,微寒,归肝、胆经。9-10月挖取根部,去净茎苗、泥土,晒干,切断,生用、酒炒或醋炒用。具有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功效。有抗感冒病毒的作用,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煎汤内服,每日3-10g。外感发热,常与黄芩配伍使用。可服用柴胡制剂,如正柴胡饮颗粒、小柴胡冲剂、小儿热速清口服液(颗粒)等。

5、黄芩: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黄芩的干燥根。生于向阳的草地、山坡及荒地上。春、秋季采挖,将根挖出后除去茎苗、须根及泥土,晒至半干时撞去栓皮,再晒至全干。生用或酒炒用。性味苦,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能抑制流感病毒生物合成,对流感病毒所致的细胞病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还有良好的抗菌、抗炎、解热等作用。煎汤内服,5-10g。本品苦寒,脾胃虚寒者慎用。常用制剂有:双黄连合剂(口服液、颗粒、胶囊、片)、一清颗粒(胶囊)、牛黄清感胶囊等。

6、鱼腥草:又名侧耳根、臭草,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蕺菜的干燥地上部分。生长于阴湿地或水边,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收,将全草连根拔起,洗净晒干。性味微寒,辛,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功效。对流感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也能明显促进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还能镇咳、平喘。煎汤内服,干品15-25g,鲜品50-100g,也可捣汁服。也可选用鱼腥草制剂,如鱼腥草颗粒、复方鱼腥草合剂等。

7、贯众:又名贯中、贯节。为鳞毛科多年生植物贯众的带叶柄基部的根茎。生于林下沼泽地或林下阴湿处,春、秋采挖,削去叶柄、须根,除净泥土,晒干。性味苦,微寒,有小毒,归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的功效。对流感病毒、乙脑病毒、腮腺炎病毒等有抑制作用。单用或配桑叶,对流感有良好的预防作用。每日5-10g,煎汤内服。本品用量不宜过大,孕妇慎用。

8、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的头状花序。生长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气候。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待花瓣平展,分批采收,阴干或焙干,生用。性味辛、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功效。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煎汤内服,或泡茶饮,每日10-15g。温病初起,风热感冒,常与桑叶、连翘、薄荷配伍使用。常用制剂如芎菊上清丸。

9、香薷:又名石香薷、香菜。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或江香薷的带根全草或地上部分。生长适应性强,喜温暖环境。夏、秋季茎叶茂盛、果实成熟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或阴干,切断生用。性味微温,辛,归肺、脾、胃经。具有发汗解暑,化湿和中,利水消肿的功效。其挥发油部分具有抗流感病毒活性,提高机体免疫力和光谱抗菌作用。煎汤内服,5-10g。解表,不宜久煎。本品发汗力较强,表虚有汗者慎用。

10、连翘:为木樨可植物连翘的干燥果实。多丛生于山野荒坡间。果实初熟或熟透时采收,初熟的果实需蒸熟后晒干,生用。性味微寒,苦,归肺、心、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结的功效。能抑制流感病毒,并有广谱抗菌作用。煎汤内服,每日5-15g。温病初起,风热外感,常与金银花、薄荷、牛蒡子配伍使用。常用制剂有,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小儿宝泰康颗粒、黄连上清丸(颗粒、胶囊、片)、疏风解毒胶囊等。

11、佩兰:又名大泽兰、香草。为菊科植物佩兰的地上部分。喜温暖湿润气候,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生长的较快。夏、秋季分两次采割,切断生用,或鲜用。性味平,辛,归脾、胃、肺经。具有解暑化湿,醒脾和中的功效。佩兰挥发油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煎汤内服,每日5-10g,鲜品15-30g。暑湿、湿温初起,常与藿香、荷叶、青蒿等同用。

12、桑叶:为桑科植物桑的叶。喜温暖湿润气候。10-11月间霜后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生用或炙用。性味微寒,甘,苦,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能直接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增殖,也能激活免疫系统增加清除病毒的能力,同时减轻肺组织的炎性损伤。煎汤内服,每日5-10g。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配菊花,连翘、薄荷、桔梗等。

13、薄荷: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地上部分。夏、秋季茎叶茂盛或花开至三轮时,分次割取全草,鲜用或晒干切断用。性味凉,辛,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的功效。薄荷酚类具有较好的体外抗病毒效果,对单纯性疱疹病毒、森林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有抑制作用。煎汤内服,每日3-6g。风热感冒,温病初起,常与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荆芥等配伍。

14、穿心莲:又名苦胆草、榄核莲。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的地上部分。初秋茎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洗净,切断,晒干。性味寒,苦,归心、肺、大肠、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穿心莲内酯的细胞毒性小,对多种流感病毒亚型毒株均有显著的直接抑制作用,也增强白细胞吞噬功能。煎汤内服,每日5-10g。本品味极苦,不宜多服久服,脾胃虚寒者忌用。常用制剂有,穿心莲片、复方穿心莲片、穿心莲内酯滴丸(片)等。

专家介绍

彭康 教授(中药学)、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兼治未病中心学术带头人。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导师;岭南名医、羊城好医生。现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慢性病管理分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药调配与监测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调剂与合理用药分会常委、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综合医院中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血栓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健康管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中医治未病分会常务委员。 《中药药理与临床》常务编委、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医药类系列教材专家指导委员、广东省本科高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

全国医学高等院校本科教材《中药学》第一版、第二版主编,全国高等学校中药临床药学专业创新教材《中药药性学》主编,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主编或参编学术专著17部,获国家、部、省基金课题7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一完成人)、三等奖2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2017年获得“荣耀医者”,“中华医药突出贡献奖”。

师承首届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和中央军委保健专家臧堃堂教授,曾任全军中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1997-1999年在香港浸会大学理学院生物系作访问学者,从事中药降血糖药理研究和参与筹备香港浸会大学首届中医本科班。

医疗特长:擅长各种头痛及神经痛、眩晕、失眠、神经衰弱、脑血管病、中风后遗症、癫痫、脑萎缩、老年性痴呆、脑损伤及脑手术后康复等脑病专科。并诊治急慢性咳喘、慢性胃肠疾病、月经病等内科杂病及肿瘤的中药调治及亚健康中医保健治未病等。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治未病科专家诊室),周四上午(门诊四楼名医治未病科)

家庭医生在线(www.familydoctor.com.cn)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春季流行性感冒多发 防治流感的常用中药介绍、用法都给你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