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具体包括:高收入者患病率是低收入者的2—3倍,发达地区的患病率仍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大学以下文化程度者的发病风险增加57%;男性患病风险比女性增加26%;近年来,20岁以下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显着增加;妊娠糖尿病患病率接近5%,巨大儿产妇成为新高危人群。
造成上述改变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城市化、经济快速发展,极大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每天的体力活动明显少了,但摄入热量不变,脂肪摄入在总能量摄入中所占比例却显着增加。同时,生活节奏快、熬夜等不良习惯,使得人们长期处于应激环境,都可能诱发糖尿病。
其次,人们喝碳酸饮料、吃快餐多了。有研究显示,喝碳酸饮料会助长食欲,加重胰岛负担,造成胰岛细胞提前“衰老”。
再次,超重和肥胖比例明显增加。而当肥胖程度相同时,亚裔人患糖尿病的风险更大。这可能是因为亚裔人的胰岛代偿功能较弱,脂肪稍有超标,胰岛功能就无法耐受。
最后,女性生育年龄不断推迟。随着年龄增长,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相应增加。再加上不少人仍存在误解,觉得怀孕需要多吃、补充营养。这使得“胖妈妈”也越来越多。
其实,若能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即使活到100岁,胰岛都能正常工作。防控好糖尿病,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呼吁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喝碳酸饮料,少吃快餐,规律运动。另外,高危人群应提高意识,提早防范。除了年龄增长、家族史或遗传倾向、肥胖、缺乏运动、饮食等熟知的高危因素外,新“指南”把妊娠期曾患过妊娠糖尿病的产妇、生产过巨大儿(出生体重≥4公斤)的产妇,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宫内发育迟缓或早产者,也纳入了高危行列。这些人要养成每年定期检测血糖的习惯,以尽早发现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