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尿崩症的病因较多,尿崩症一般分为原发性尿崩症、继发性尿崩症及遗传性尿崩症三种,临床上按发病部位可分为中枢性尿崩症及肾性尿崩症两大类,为此,下文特将小儿尿崩症的原因分析如下。
小儿尿崩症的病因:
1、中枢性尿崩症(ADH缺乏性尿崩症)
中枢性尿崩症由ADH缺乏引起。下丘脑及垂体任何部位的病变均可引起尿崩症。其中以下丘脑视上核与室旁核内神经元发育不良,或退行性病变引起的最多见,在以往报道中约占50%。遗传性(家族性)尿崩症较少见,仅占1%左右,一般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中枢性尿崩症中,有一部分是由于颅内各种病变所致,如肿瘤(多见颅咽管瘤和松果体瘤,约占70%)、肉芽肿、炎症、颅脑外伤、脑血管病变、手术或头颅放疗等均可引起尿崩症。其中由肿瘤引起的在小儿至少占30%。新生儿期的低氧血症、缺血缺氧性脑病可在儿童期发生尿崩症。
2、肾源性尿崩症
肾源性尿崩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为X伴性隐性遗传,少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于中枢分泌的ADH无生物活性或ADH受体异常,ADH不能与肾小管受体结合或肾小管本身缺陷等,所致远端肾小管对ADH的敏感性降低而产生尿崩症。该型也可由于各种疾病,如肾盂肾炎、肾小管酸中毒、肾小管坏死、肾脏移植与氮质血症等损害肾小管所致。
本症病因有原发性、继发性之分,原发性者病因未明,继发性者常见病因有肿瘤、外伤、感染等,因此,预防继发性尿崩症的病因非常重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相关病因,并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长期精神刺激 长期精神刺激(如恐吓、忧伤、焦虑或清神紧张等)可引起大脑皮质功能紊乱,进而引起内分泌失调。使抗利尿激素分泌更加充足,尿量更多,使本病更加严重。
2、饮食 避免食用高蛋白、高脂肪辛辣和含盐过高的食品及烟酒。因为这些可使血浆渗透压升高,从而兴奋大脑口渴中枢;并且易助火生热,化燥伤阴,加重本病烦渴等症状。
3、忌饮茶叶与咖啡 茶叶和咖啡中含有茶碱和咖啡因,能兴奋中枢神经,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肾及周围血管,而起利尿作用,使尿量增加,病情加重。
4、对SIADH最重要的是预防警惕药物引起的SIADH。
小儿尿崩症在药物治疗前,要供给充足的水分,避免脱水及高钠血症。肿瘤患者应根据肿瘤的性质、部位决定外科手术或放疗方案,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
一、中枢性尿崩症的治疗
1、加压素替代疗法
(1)鞣酸加压素(长效尿崩停):本品吸收缓慢,先从小剂量开始,每次肌内注射0.1ml,作用可维持 3~5天或更久。一次注射后需待再出现多尿,然后注射第2次,或对疗效不理想者可逐步增加剂量,每次增加0.05ml。如果一次用药过量或用药后作用尚未消失就再次用药,可造成水中毒,或因血管平滑肌收缩出现面色苍白、腹痛、血压升高等反应。
(2)1-脱氨-8-右旋精氨酸血管加压素(DDAVP):制剂有鼻吸、针剂和口服三种。目前最常用口服制剂(去氨加压素)。服该药后很少部分患者可出现头痛、恶心、胃不适、鼻充血。如不限制饮水会引起水潴留。
2、非激素疗法
(1)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氢氯噻嗪适用于轻型或部分性尿崩症。其不良反应可引起电解质紊乱、低血钾、软弱无力等症状,可同时补充钾制剂。
(2)氯磺丙脲:仅用于中枢性者,每天20mg/kg,早晨顿服或分2~3次口服。长期应用,有时可引起低血糖发作。
(3)其他药物:氯贝丁酯(安妥明)、卡马西平(酰胺咪嗪),可通过兴奋ADH分泌而使尿量减少。
二、肾性尿崩症的治疗
肾性尿崩症的治疗以避免高张性脱水及减少尿量为主要目标。常用的药物有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吲哚美辛(消炎痛),每天3mg/kg。噻嗪类可增加钠和水的排出,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近端肾小管钠和水的重吸收。吲哚美辛(消炎痛)可进一步增加钠和水的重吸收。